行知小学音乐教研组:聚焦音乐核心素养 打造行知艺术生活力
2022-04-21 17:16
行知小学音乐教研组老中青结合,其中市教坛新秀2人,区教坛新秀3人,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,新教师1人。
近年来在优质课评比中,一人获得浙江省优质课二等奖,杭州市一等奖,2人西湖区优质课二等奖,1人三等奖。
教改之星评选中:省级金奖1人,市级金奖1人,市级银奖1人
音乐组是一个团结奋进、脚踏实地、乐于奉献的活力团队,一直践行着行知语录“行走在能力极限的边缘”,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。
聚焦素养,扎实研磨
音乐组老师在完成平时教学五认真的基础上,每个教师都要完成六个“一”,即开好一节公开课,制作一个课件,写好一篇论文,研读一本好书,分享一次教材解读,还要合作完成学校艺术节。
开学,音乐组清晰地梳理出一学期的教研序列,依次开展活动,期初进行一次全员教材解读,一起制定学期教研主题,安排好一月一课,进行一次好书分享,结合一月一课开展一次主题论坛,最后形成音乐组特色汇报。
模块教研,突破瓶颈
近几年来,音乐组坚持模块化教研,分析教学,把认为是需要推荐完善的教学板块或者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,有针对性、有侧重的深入研究。
①课堂乐器,“说+磨+赛”三课齐抓
推进完善课堂乐器的教学。通过“说课+磨课+赛课”的形式,规范口风琴课堂教学,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化,形成教学模式,梳理了3-6口风琴演奏曲,老师们根据每册教材的难易度不同,梳理了适合口风琴教学的曲子,完善指法,同时,拍摄录制演奏小视频供教学使用。在这次活动中,年轻老师的身影闪亮呈现,每一次亮相,都见证着她们的成长。深深根植于课堂,才能绽放精彩。
②复习评价,“言+践+结”层层递进
这个板块的复习课结合评价来开展教研,更是经历了两个学期,通过“说课+开课+案例”模式开展。老师们从细微处入手,融会贯通自己的认识,分享观点报告。从一开始的文本设计、到案例撰写,再到案例分享说课,中间一次次的修改、一次次的磨课,老师们对复习评价课的模式已然理解透彻、胸有成竹了。这种新模式新尝试的课堂,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再一次梳理整一册,让整册教学的重难点深深的扎根在教学的脑海里,对学生的音乐经验的积累和音乐素养的形成很有帮助。
项目推动,以课促研
在学校龙头课题的引领下,音乐组开展了《项目制学习——主题单元视域下“有趣的进行曲”》,《项目制学习——主题单元视域下“跳起来”》的校级实践活动。前期音乐组通过校本教研讨论,做好充足的准备,制订了详尽的风暴卷入式教研历程,即计划梳理、课堂尝试、磨课研讨和思考延伸。6位老师分别执教2、4年级的实践课。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项目成果在校级项目化学习活动中进行了汇报。
本着学校“求新求变,与时俱进”的理念,以课促研打磨平时课堂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素养能力为目标,借助“课堂”这一主阵地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,以真研究为准则,让组员们抱团,分版块,齐讨论,人人置身其中,团结协作。教师逐渐养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学习、工作和思考的专业习惯。
科研齐引领,优化校本实践
这样的模块化教研活动,根据学校工作计划,结合区音乐计划,切实有效的开展。每次主题活动都会定时间,定主题,定中心发言人。每一位老师都能卷入式的参与到活动中来,学理论、听评课、研问题,活动过后都要有记录、有总结,有思考。帮助每一个老师更深入地挖掘教材,研读文本,迅速的转型升级。
基于以上模块化的教研,坚持科研引领校本实践。从省级课题中,细化出校本教研主题。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。从课堂上总结提炼教学经验,形成案例和反思。
正是这种以研促教,以教导研的教研,让音乐组收获了一些荣誉。
论文课题获奖(总计15项,其中省级2项;市级7项;区级6项)
优质课获奖(总计2项,其中区级2项)
开课(总计37项,其中省级2项;区级35项)
讲座(总计12项,其中全国级1项;省级3项;区级9项)
案例、教学设计获奖(总计10项,区级10项)
品牌社团,彰显素养
近两年来学校品牌艺术社团“小真人”社团初露端倪。全校涌现出具有器乐、舞蹈、合唱、课本剧、班班有歌声等方面的特长生,其中管乐社团、合唱社团成功通过西湖区“棒伢儿”欢乐分团认定。在区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。
2018年在区艺术节的合唱、管乐、舞蹈、课本剧中均获一等奖。
2018年7月合唱团赶赴香港,参加了世界青少年合唱比赛,获得银奖。
2019年5月管乐团还参加了“上海之春”国际音乐节管乐比赛。
2020年获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。
2021年参加浙江省庆祝建党100周年《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》大型交响诗画。
学校艺术节也是丰富多彩,每个学期的期末还设立了不同的专场汇演,其中包括合唱、管乐、舞蹈、课本剧四大专场。
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,它充满着未知与挑战!那行知小学音乐组就是航行在这汪洋的一叶小舟,扬起风帆、开拓进取。